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


本週重點提示:

慈心利世、量大福大

─為慶祝彌勒菩薩聖誕而作─
陽曆新年才過去不久,陰曆新年又跟著來了。自從政府規定國人過陽曆年之後,陰曆年就被稱做春節,因為一年過兩個年總不太合式。但陰曆年是國人過慣了的,何況我國又是一個農業偏多的國家,陰曆一年中分為四季二十四個節令,對農人的耕耘播種是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政府雖提倡陽曆年有年,但陰曆年在國人心目中,還是一個最大的節令。

在佛教來說,因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是陰曆正月初一日過聖誕的。所以我們佛教徒對陰曆年,除了有著歷史的傳統禮俗習慣,不能忘記外;更多了一重慶祝彌勒菩薩聖誕的意義。因此每逢陰曆元旦這一天,除了隨俗忙著過年外,還要照例的來一堂祝聖普佛,這已成為佛門中傳統的習俗了。

彌勒菩薩是教主釋迦牟尼佛陀的第一大弟子,也是我們這個世界將來的一尊佛。所以佛教界也稱它為彌勒佛。彌勒是菩薩的姓,他的名字叫阿逸多,這彌勒和阿逸多五個字,譯成國語,叫做慈無能勝。彌勒菩薩為什麼姓慈,又為什麼叫做無能勝的呢?這是因為他最初發心學佛,就是拜慈氏如來為老師。之後,又偏重於修行慈心三昧而得道的原故。菩薩因為慈濟眾生之心特甚的關係,所以他雖比釋迦教主,早四十劫發心學佛,但卻比釋迦教主,遲五十六億七千萬年成佛。當釋迦教主於二五四二年前,降跡於印度時,他也乘願同來,降生在中印度波羅奈國劫波利村的波婆利婆羅門家,仍姓彌勒,名阿逸多,皈依佛陀出家後,大力助宣佛化,仍以慈心教化眾生,釋迦佛陀為他授記,將來在我們這個世界成佛,所以彌勒菩薩又被人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彌勒菩薩所奉行和弘揚的是大乘佛法,因此,他和我們中國人民特別有緣。據歷史的記載,他曾三度在我國應化:第一次是在六朝時代,生於義烏,姓傅名翕,曾為梁武帝說法,著有信心銘和法身頌,傳誦千古;第二次是在五代時現身於福建的莆田;第三次是在浙江奉化,以一位胖比丘身應化,就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布袋和尚。他俗名長汀子,亦名契此,皇帝給他的封號是定應大師。現在我國各地寺院中,所供奉的大肚笑佛,就是彌勒菩薩示現為布袋和尚的塑像

彌勒菩薩因為是修慈心三昧而得道的,所以他無數劫來,一直是用大慈心在救度眾生。慈字的定義,在佛學上解釋為與人以快樂、幸福的意思。要充分地把這慈心表現出來,就要能夠犧牲自己,利益他人,這種損己利人的行為,不是志氣高邁、心胸闊達的人,是不容易做得到的。彌勒菩薩就因了實現這「大慈」的精神,大肚包容,難忍能忍,生生世世順益世間,因此他才遲了幾十億萬年成佛,他都滿不在乎。用凡夫的眼光看來,他是太吃虧了,可是事實上,他不但不會吃虧,反而得到了更多的收獲。例如現前佛教大眾,莫不喜歡供奉他那笑口常開的聖像,將來他還要在增劫之初的時候成佛,國土莊嚴,身相高大,壽命很長,福樂無比!那正是量大福大的說明。

現在的人,太講現實,才有少許恩惠給人,馬上希望人家給他報答,甚至連父母之與子女,師長之與弟子都不例外。這樣狹小的器量,要想得到深厚的福德,是不可能的。無怪乎今日世界人類的福德日漸澆薄了。藉此慶祝彌勒聖誕之便,寄語同道們,學習彌勒菩薩精神,放大自己的肚量,運用廣大的慈心,為法為人而努力吧! … <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