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緒言
竹林禪寺的華嚴佛七,今年已是第三次了。我記得,第一年的佛七開示是向各位介紹華嚴經在佛教歷史上弘傳的經過。華嚴經在印度的傳世,是由龍樹菩薩從龍宮裏誦出來的。傳到中國的華嚴經有三種:第一種是六十卷華嚴,是在晉朝時代翻譯的;第二種是現在大家所讀誦的大經,是在唐朝武則天皇后掌政時翻譯過來的,那是八十卷的華嚴經;第三種也是唐朝翻譯過來的,是一部四十卷華嚴經。它是普賢行願品的廣譯本。華嚴宗則是在唐朝初葉,由初祖杜順和尚開始創立,一直到三祖法藏賢首國師,才正式地完成它。後來每個朝代也都有高僧大德來弘揚華嚴經,發展華嚴宗,使它成為中國佛教一大宗派。我們能信仰佛教固然是要有很大的善根和福報,才能得到的;而我們能讀到華嚴經,聽講到華嚴經,那更是不可思議的善根福德因緣了。這是第一年的華嚴佛七向大家介紹的佛法內容。
第二年的佛七期間,我向大家介紹的就是大家常常讀誦的華嚴發願文。華嚴發願文亦名修學華嚴發願文,它實在是我們修學華嚴的人必須要有的心願,因它指示了我們修持的方法。因此,我特在去年的佛七期當中,把它向大家做了一個粗淺的介紹。
今年我選擇了淨土宗第十一代祖師省庵大師所著作的勸發菩提心文,來作為佛七開示的題材。「菩提心」這三個字,聽過佛經的人大概都知道。也可能有一些人,雖然是信仰佛教,但是還沒有聽過這個名詞。那麼,什麼是菩提心呢?菩提心又為什麼這樣重要,要祖師寫成文章,來向我們大家介紹呢?其實,假如已經歸依了三寶的人,我們的歸依師父都已經帶我們發了菩提心了,可能是我們自己沒有注意這個問題。那麼,菩提心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常常念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種大願,就是菩提心的全部內容啊!
假如還不明白什麼是菩提心的話,讓我再舉個例子來說吧!我們在讀誦金剛經的時候,常唸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那句經文,就是菩提心的完整句意。這句話翻成中國話,是「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兩字可以翻成「道」,也可以譯成「覺」(智覺的覺),因為它有兩種含義,而我們中國文字,無法一句話說出兩種意思來,所以保留它原來的語音「菩提」。還有,這個菩提心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學佛的重點在能修道,也就是在覺悟。怎樣子修道,又如何覺悟,是學佛最要緊的兩件大事。要想明瞭這兩件大事,就必須把菩提心先把握住。這菩提心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共同具有的心性。原來我們的心有真心和妄心之分。妄心就是我們想東想西的那顆心,真心就是用來保持我們身體發動的靈明覺性。我們要明白的,除了妄心以外,就是我們每個人的真心。這真心在華嚴經裏稱為一真法界心。這一真法界心是一切諸法生起的根本源流,所以我們經裏有兩句話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就是說,世間一切萬事萬物,都是從這個真心顯造出來的。譬如,華嚴經中有一首偈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所以這個心,我們叫它做真心,或者叫它菩提覺悟之心。此一真心,我們眾生和諸佛都是一樣具有的,而且此心在諸佛身上沒有增加一分,在眾生身上也沒有少掉一釐,所以般若心經說:「不增不減。」我們瞭解了這個心,依照此心去修行,就是直向菩提道,我們若忘記了這個心,不能依照此心來修行,我們就是眾生。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