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3日 星期日

過堂開示──出家三十要則講話(二十六)

第十七偈偈文:「出家要明因果,粒粒施主辛苦。吃了若不修行,做牛做馬還補。」
我人學佛,最重要的是能明白因果。因果是我們從學佛開始,到成就當中,所謂一刻不離的進修線索。華嚴經第二分,即是修因契果生解分。由此可知,因果是佛教的中心,佛教以因果為宗,所以祖師為我們立下明因果這一課。

因是原因(種子),果是結果。若想得到一個好的結果,必須先選一粒好種子,將種子作適當地培養,讓它循序發展:發芽、抽枝、開花、結果。在這成長的過程中,雖事相上有精粗,但物性是不變的。所謂因賅果海,果徹因源;有如是因,即得如是果。因此菩薩修行,從未考慮到結果如何,唯有特別重視如何修因,故說「菩薩畏因」。眾生卻不明白這推因的道理,任性地發展,一旦造了惡因,得到不如意果報時,往往痛苦不堪,悔不當初,這即是「眾生畏果」。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不僅錢財、衣、食的取得,須重視因果,乃至一起念,一行動,都得重視因果。一個人是否能成為普受大眾歡迎之正人君子,就得看他的用心正不正。世界上有許多世智辯聰者,他們認為:耍手段、搞勢力、捉掌權勢,是得人擁護之捷徑。但是萬萬料想不到,用手段、捉掌權勢,糾合起來的群眾基礎,是建立在利害關係上,那是非常不穩固的。相反的,若以真誠的人格、修養,照顧大眾,不存任何酧報之心,此種以真誠心形成的基礎,是建立在感情上、道義上,那才是堅實的、永恆的,所結合的群眾力量,是自然的親和力,可明顯地知道,成功或失敗,只在最初的一念之間。古德說:「因地不真,則果遭迂曲。」好的結果,必須從培養好種子中獲得。這是因果的定律。

「粒粒施主辛苦」: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皆仰賴十方施主供養,因我們都是一群不事生產的大眾,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吃飯只不過是生活所需的一部分,其實這也代表一切。當我們飲食時,應當想到粒粒米都是施主辛苦得來。古德有首感念農夫辛苦種田的詩說:「鋤荷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這句感念施主辛苦的話,即是從這首詩引申出來的。

「吃了苦不修行,做牛做馬還補」:我們出家修行的人,得到了飲食及資生之具,就當知道認真修行。施主是因為我們修行,才供養我們,希望求得一點功德,把我們當做福田,那我們接受了供養,就不要辜負他們,必須時刻不忘修行。並且也只有不忘修行,才能不動是非之念,或在別人頭上打歪主意。何況既已發心出家,時刻認真修行,都還恐怕來不及了,那有閒功夫,去爭是非人我。要是不思修行、用心於自己的道業,只顧想著如何去追求名聞利養,那恐怕來生做牛做馬,也還不了施主他們的辛苦供養。所以說,你享用了人家的供養,沒法替人消災增福,那麼來生將要做牛做馬,去辛苦還補人家了。

古德有首警策我們的偈語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不能了道,披毛戴角還。」也是這種意思。所以我們得到出家這機緣,能手捧佛經,面對佛像,是經過多生多世的用心培植才能得到的。必須好好地把握這機會,將道業、修行,放在第一要務,除棄一切私心、妄想。因為一個人,儘管擁有再大的名利,總是難逃生死大關。我們既然從佛經中明白了這項真諦,就得將名利之心放下,提起正念,修學佛道才是!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