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9日 星期三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 part 1

四、五、六三句,則通聞思修三慧,其中「依法」者,言要依大乘佛法去修行,自度度人,使眾生也都能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修證佛法,這才能暢佛本懷。「隨法」者,就是隨順所聽聞來的佛法去修行。「解法」者,就是深入去了解佛法,並能為他人解說佛法。第七句「順法」是思慧,即將聽聞來的佛法順著其深意,靜慮思惟如何將此佛法去自利利他,或以定心思惟如何順應諸法實相來自利利他。下面八、九、十三句,純屬修慧,「到法」者,謂依定修行,可以達到究竟彼岸。「住法」者,謂修行得到出世間智後,即可安住於佛法上精進。「行法」者,這是指順著佛的解脫行去修行菩薩道。

下面要來解釋第二、明求行因,此中又分二科,一、常勤求因,二、正修行因。今先解釋初科。初科中又分成六小科,今依次第先來解釋:第一、總明輕財重法。

「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財皆無吝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 

菩薩就是這樣殷勤地在追求佛法,修行佛法,弘揚佛法,因此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身外之物,無論珍貴的金銀財寶、田園、屋宅、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車乘等種種動產、不動產,一切皆不會吝惜,當用就用,應布施就布施,不看重自己所擁有的世間一切財物,也不認為名聞利養是很難得,而值得重視,只是對於那些能夠演說佛法的人,生起難遭遇的想法。若有會講經弘法的法師蒞臨,應恭請他升座為大眾說法,學佛修行一定要放下名利心,不能向「錢」看,修行才會有成就。下面接著要解釋第二、雙捨內外財。

「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捨施。」 

就這樣,菩薩對於身體、頭目、髓腦、血液等各種器官、乃至生命等內財,及所有一切身外的財物資產,為求佛法,一切皆能施捨出去,不會吝惜。佛陀的本生故事中有記載佛過去行菩薩道,為救護眾生,曾捨身飼虎、割肉餵鷹,及捨棄王位、妻子、兒女、一切錢財等菩薩行,這就是難捨能捨,難行能行,故能成就佛道。下面要來解釋第三、內財敬事。

「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捨,無有承事而不能作,無有勤苦而不能受。」 

這一科說:菩薩為求佛法,能放下身段,以身心內財去恭敬承事善知識,對那些能演說佛法的法師善知識,能夠恭恭敬敬去請法,去聽他開示或講解佛法,內心一點都不驕傲、也不貢高我慢,又能以誠懇的態度,真心去承事親近善知識,並且能不畏勞苦,殷勤去侍奉善知識,為法師善知識服勞務。下面接著要來講解第四、況捨外財。

「若聞一句未曾聞法,生大歡喜,勝得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珍寶。」 

菩薩身心內財尚且能捨、能奉獻,何況身外之物的外財,那更沒問題,一切悉皆能捨。所以,菩薩若聽聞到一句未曾聽過的佛法,就會生起大歡喜心,這種歡喜 心比得到充滿三千大千世界中,遍滿整個大千世界的珍 寶金錢還更超勝,更高興歡喜。下面要解釋第五、輕位重法。

「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生大歡喜,勝得轉輪聖王位。若得一偈未曾聞法, 能淨菩薩行,勝得帝釋梵王位,住無量百千劫。」 

菩薩甚至只聽聞到一首未曾聽聞過的正法偈頌,就生起大歡喜心,其歡喜的程度比得到世間轉輪聖王的王位更高興歡喜。菩薩若能聽聞到一首未曾聽聞過的佛法偈頌,而這首偈頌剛好可使菩薩的內心得到清淨,並且能使菩薩究竟圓滿菩薩行,這時菩薩內心的喜悅勝過得到欲界帝釋天主的王位或色界梵天王的王位更加快樂歡喜,縱使帝釋天王及梵天王能久住天上安享無量百千劫的天福,菩薩也寧可不要王位而要聽聞正法,究竟圓滿菩薩行。下面要解釋第六、甘苦重法。

「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淨菩薩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極 大苦,當以相與。菩薩爾時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說法淨菩薩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尚欲從於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況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為求佛法,應受一切地獄眾苦,何況人 中諸小苦惱?」 

若有人對菩薩說:我有一句佛陀所說的微妙佛法,能夠使聽聞受持的人淨治煩惱,成就菩薩行,假若你現在能跳入大火坑中,忍受火燒的極大痛苦,我將把此微妙佛法傳授給你。三地菩薩這時心想:我假如能得到一句佛所說的妙法,來淨治我心中的煩惱,完成我的菩薩行,假使遍滿三千大千世界中皆是大火,我也願意從大梵天上那麼高跳下去大火中,親自受取火燒之苦,來換取佛法,何況小火坑一點小火,那會不敢入呢?我今為求佛法,縱然需要忍受一切地獄中的種種大苦,也甘之如飴,甘願承受,何況只是人中的各種小苦惱,為了聽聞佛法,那會不能忍受呢?佛過去因地修菩薩行時,為求聽聞半偈佛法,也曾為法捨身,佛菩薩這種為求法,能捨內外財的無畏精神和美德,實在是後學之人應當見賢思齊的典範。現在六小科皆解釋完畢,下面要來解釋二、正修行因。

「菩薩如是發勤精進,求於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修行。」 

菩薩就是如此發起殷勤不息、精進不懈的喜愛佛法之心,來勤求佛法,就照菩薩所聽聞到的佛法,去觀察思惟,如法修行,成就菩薩的聞思修三慧。

以上將第二、厭行分整科全部講完,下面要解釋第三、明厭分。其中又分三科,一、修行,二、證入,三、入意,今先來解釋初科修行。

「此菩薩得聞法已,攝心安住於空閒處,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 

此三地菩薩得到了聽聞佛法的智慧以後,收攝身心,安住於寂靜無人干擾的空閒處,專心精進用功。菩薩心中作這樣的思惟:能遵照佛所說的妙法去修行,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成就佛道。修行任何法門,都不只是口頭上說說,就可以達到清淨無染的境地的,必須實修才行。

下面要來解釋第二、證入,其中又分三科,一、標前,二、明四禪,三、明四空,現在先來解釋初科、標前。

「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時。」 

金剛藏菩薩又叫了一聲在會的聽眾說:佛子!這位菩薩行者安住在此第三發光地的時候,就會遠離不善的想法以及邪惡的作為而證禪定。下面再來解釋第二、明四禪。其中又分四小科,現在先來解釋初禪。

「即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住初禪。」 

菩薩安住在第三地即能離障,離什麼障呢?離五欲、五蓋〈貪、瞋、睡眠、掉悔、疑法〉、十惡等會害人入三惡道的種種不善法,也就是遠離身口意在欲界所造作的種種煩惱欲因,及諸不善法。有覺察心,有觀照力,證得離欲界惡所生的喜樂地,名為「離生喜樂地」,身心能夠安然自在的住於色界最初的禪定當中。下面來解釋第二禪。

「滅覺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 

菩薩住於初禪後,身心很寂靜,進一步能滅除一切邪惡的思想及覺察觀照等粗細思想,內心清淨無雜念,一心一意唯緣法塵境,不像欲界心需緣六處,成六識, 就是初禪天也還有眼、耳、身、意諸識,而二禪以上諸天,心只行一處,唯以意識去緣法塵。內心清淨,無覺察、無觀照,因此能由定而得到法喜禪悅等快樂,證得 「定生喜樂地」,而能安住於第二禪天。下面接著要來解釋第三禪。

「離喜、住捨,有念,正知,身受樂,諸聖所說,能捨有念受樂,住第三禪。」 

菩薩至此進一步要把喜也離掉,心安住於平等、正直中、如如不動,保持正念,有正知見,身心領受禪定的寂靜樂,有此平等、正直的捨心、又有正念、及正知正見,又能受禪定寂靜樂,故能安住於第三禪天,證得「離喜妙樂地」。下面要來解釋第四禪。

「斷樂,先除苦,喜憂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住第四禪。」 

菩薩進一步要斷除樂受,因此先要將苦受、喜受、憂受滅除,令心超越苦樂,得到不苦不樂的境地,心中捨棄一切散亂雜念,清淨無念,證得「捨念清淨地 」,安住於第四禪中。

下面要來解釋第三、明四空。明四空中又分為四,今將一一來講解。首先,先來解釋明空無邊處〈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