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 part 2

「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種種想,入無邊虛空,住虛空無邊處。」 
「超一切色想」者,說菩薩有了四禪定的功夫以後,即能超出一切眼識所對的境界,也就是超越一切可見有對色。「滅有對想」者,這是滅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合想,也就是滅不可見有對色。「不念種種想」者,即不念一切意識和合的種種色想,此是滅不可見無對色。「入無邊虛空」者,言既然一切的可見有對色、不可見有對色、不可見無對色三種想都已經滅絕,即能得到修行的利益,證入「空無邊處定」。「住虛空無邊處」者,即能安住於無色界中的虛空無邊處定。下面接著要來解釋二、識無邊處。

「超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 

「超一切虛空無邊處」,菩薩進一步需超越一切虛空無邊處,心緣內識,思惟觀察無邊行相,故名「識無邊處」,如此才能遠離一切障礙得識定的粗分別念之過患。「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進一步才能獲得修行的利益,於六識身能了知如何善取諸相,並能安住於種種勝解中,由假想力,思惟觀察無邊識相,因此得入無邊識中,安住依止於識無邊處。接著要來解釋三、無所有處。

「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住無所有處。」 

無所有處者即內外皆無所有,故名無所有處。「超一切識無邊處」者,菩薩進而超越一切識無邊處的境界,遠離粗念事分別的種種過患。「入無少所有,住無所有處 」,菩薩修行至此,內無能緣取之心,外無所緣取之境,內外俱無所有,寂然而住,故能進入少許也沒有的無所有處境界,安住於無所有處中。下面來解釋四、非有想非無想處。

「超一切無所有處,住非有想非無想處。」 

菩薩又需超越一切無所有處的境界,才能進一步入 非有想非無想定,安住於非有想非無想處的境界中,菩 薩行者在此處尚有微細想,用以緣無想境,若能了知以上所緣皆不可得,令心寂滅不轉,則可得滅受想定,諸漏永盡,超三界生死輪迴。
另外,《華嚴經疏》又約第一義修,略釋四空:
一、空處定:觀色即空、心安於空、是空處定。
二、識處定:知空色不出於心,是識處定。
三、無所有定:心境兩亡,為無所有定。
四、非想非非想定:亡無所有想,緣無想住,名非想非非想定。

「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所樂著。」 

這科是第三、入意。三地菩薩只是隨順著教化眾生的正法去修行,所做所行,都不會隨著個人的喜好而有樂著心,更不會像凡夫及小乘人那樣處處執著。

下面要來解釋第四、厭果分,這科中又分三科, 一、四無量,二、五神通,三、總結自在。今先解釋初 科四無量。
「佛子!此菩薩心隨於慈,廣大無量、不二、無怨、無對、無障、無惱,遍至一切處,盡法界虛空界,遍一切世間,住悲喜捨,亦復如是。」

「佛子!此菩薩心隨於慈」者,說金剛藏菩薩為提高大家的注意力,又叫一聲說:佛子!此三地菩薩心中,隨時隨地要施給眾生慈悲,也就是要給眾生幸福快樂,拔除眾生的種種痛苦。「廣大無量」者,進一步說,也就是能發廣大心,要給一切眾生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而且是盡未來際不斷在做,所以這種慈心是廣大無量無邊的,故名廣大無量。「不二」者,說對任何眾生,無不一一皆施與菩提覺法樂及涅槃寂靜樂,沒有二心,故名不二。「無怨無對」者,說菩薩不只心量非常廣大,而且能怨親平等,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德報怨,不偏私,無怨對,故名無怨無對。「無障」者,說菩薩能以平等心去行清淨慈,所以身心調順,沒有貪欲、瞋恚、睡眠、掉悔、懷疑等五蓋煩惱及種種障礙,故名無障。「無惱」者,說菩薩修慈悲心,成就忍辱波羅蜜,能得到種種利益及快樂,身心安穩歡喜,無諸煩惱,以上八義是眾生緣慈〈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