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華嚴經.十地品》講錄 續 part 4

「此菩薩以他心智,如實而知他眾生心,所謂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有煩惱心、 無煩惱心、小心、廣心、大心、無量心、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 定心、非定心、解脫心、非解脫心、有上心、無上心、雜染心、非雜染 心、廣心、非廣心,皆如實知。菩薩如是以他心智知眾生心。」 

「此菩薩以他心智,如實而知他眾生心」者,說三地菩薩有他心智通,所以能如實際情形一樣,真正知道其他眾生的各種心念,上面所釋這一句是總說。


「所謂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者,從這一段開始是別明,共有二十六心,總攝為九:其中第一、明隨煩惱,隨煩惱即隨緣現起,煩惱相應,故名隨煩惱,共有六心,今依文來解釋它說:當一切眾生若有貪心生起時,無論是貪財、貪色、貪名、貪吃、貪睡,也就是指貪一切可意境,貪一些喜歡的事情,菩薩都能真實知道他有那種貪心,於五欲中有那種貪欲,這一切菩薩通通知道。另外,有一類眾生道心比較強,或因善知識開導而悔改,故能少欲知足,安貧樂道,遠離貪心,不貪財色名食睡等五欲境,這些三地菩薩也都一一能如實了知,他是如何遠離各種貪欲心的。


另外,有些眾生脾氣不好,動不動就生氣,瞋恨心很重,遇到看不順眼或不滿意的事情就生瞋恚心,對這些有瞋恨心的眾生,有他心通的菩薩也通通知道。或有些人因學佛,或因善知識勸導,能痛改前非,改掉壞脾氣,遠離瞋恨心,這些菩薩也通通知道。又有一類眾生,愚癡無智,是非不分,因果不明,常自以為是,撥無因果,可說是可憐憫者。這種人若有因緣,能改過向善,遠離愚癡心,這些菩薩也悉皆明白。上來已將「明隨煩惱」講完。


接著要來解釋第二、有煩惱,「有煩惱心、無煩惱心」者,就是說:又有一些眾生,煩惱心很重,放不下,動不動就生煩惱,終日拿煩惱繩綁自己,心有千千結,無一法解脫,活得很痛苦,這樣像心不得自在的眾生,後來經善友開導,轉煩惱成菩提,遠離一切煩惱,心得清涼。這些菩薩也都清清楚楚。


其次來解釋第三、小等四心,即「小心、廣心、大心、無量心」。另外,有些眾生心量狹小,經常自私自利,不肯利他,我執很重,這是人道眾生。又有一些眾生,心量寬廣,凡事不願與人計較,又能修十善,此指欲界諸天。又有一些眾生,心量更廣大,處處為人設想,棄惡向善,又能修四禪定,此指色界天眾生。又有一些眾生,具有無量無邊的心識,此指無色界天中的空無邊處天及識無邊處天的眾生,上面還有二空天,一為無所有處天,一則非想非非想處天心識昧劣,故省略不說。

接著要解釋第四、有四心,即「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又有些眾生,心念單純,繫緣一境,名略心;有的眾生,其心所緣多境,不是很簡略,故名非略心;有的眾生心很散亂,沒辦法專注一境,故名散心;有的眾生心不隨便攀緣外境,很有定力,心不散亂,名非散心。


第五有二種心,即「定心、非定心」,定心就是獲得三昧,心能專注一境而不散亂,故名定心。反之,若未入定,或已出定,或心散亂,無法專緣一境,即名非 定心。

第六有二種心,即「解脫心、非解脫心」,心自由自在,沒有煩惱繫縛,名解脫心。心中煩惱很多,好像被繩子綁著一樣,心結難解,名非解脫心。


第七有二種心,即「有上心、無上心」,有些眾生有增上慢心,得四禪誤認為是得四果,名有上心。反之,沒有增上慢心,名無上心。


第八有二種心,即「雜染心、非雜染心」,凡夫心希求名聞利養名雜染心;已證聖道者內心清淨,不貪求名聞利養,名非雜染心。


第九有二種心,即「廣心、非廣心」,大乘行者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悲智雙修,名廣心;小乘行者不肯利他,只求證得偏空涅槃,名非廣心。


以上九類不出三種,第一、第二是煩惱,第三是苦,其餘六種是善惡業。別中九類共二十六心今已講完,下面要來解釋:三、明結。

「皆如實知,菩薩如是以他心智知眾生心。」以上各類眾生具有不同的種種心,菩薩皆真真實實知道。三地菩薩由於已證他心智通,故能以此他心通而知道各類眾生種種不同的心念。上來已將他心通解釋完畢(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