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

華嚴經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講記(三)

「行分」是第三十八「離世間品」;「證分」是第三十九「入法界品」。

「五周」是:1.「所信因果周」;2.「差別因果周」;3.「平等因果周」;4.「成行因果周」;5.「證入因果周」。

第一所信因果周,共有六品經,自「世主妙嚴品第一」至「毘盧遮那品第六」;第二差別因果周,共有二十九品經,自「如來名號品第七」至「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第三平等因果周,共有二品經,即:「普賢行品」第三十六和「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第四成行因果周,只有一品經,即「離世間品」第三十八;第五證入因果周,也只有一品經,即最後的「入法界品」第三十九。

可見我們現前正在所講的「解分」裏面,就佔有兩周,即:「差別因果周」和「平等因果周」。

「周」是環節的意思,就是一個部分。例如在「所信因果周」的信分裏面,所講的是: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位次的道理。在「差別因果周」裏面,則更具體詳細地,說明五十二個位次的因果修行過程。「平等因果周」雖然只有兩品經文,但其內容依據,仍是闡明五十二個位次的道理。「成行因果周」,經文雖只有離世間品的一品經文,但乃「躡解成行,六位頓修。」依然在說明五十二位次的進修內涵。最後的入法界品,為屬於「証入因果周。」敘述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的過程,其內容還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個位次的修行歷程。這也顯示了佛陀運用無漏妙智,以五種不同的方式,巧妙的演出了這圓滿周詳的成佛法門。吾人讀華嚴大經,於此應有概念上的認知。以上是華嚴經的整個內容之輪廓。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