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5日 星期二

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講話 part 16

  麼叫做「內濁外清」呢?就是有一類修行人,專門裝模做樣,外表做得好像很認真、修行很了不起的樣子,但是他的內心實在是充滿貪、瞋、癡的。還有一種修行人「始勤終怠」,就是他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好像恨不得馬上就要成佛的樣子,不眠不休,可是過不了多久,五分鐘熱度一過去,他就佛也不想念了,香也懶得上了,甚至於不太願意再繼續修行下去。這叫做始勤終怠,也是一種發虛偽心的表現,不是真正的發心。

  以上這兩種修行人,「雖有好心」,信佛修行,但是「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這種人學佛,還是在佛門裏想求得名利。名利心夾雜在道心當中,當然不是真正發心了。「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這些信佛修行的人,雖然他也在寺廟裏做功德,甚或也歸依了三寶,可是他犯的罪過比他所修的福德還要多。一點點的功德被罪業抵銷掉了,就等於沒有做功德一樣。像以上所說的這幾種人的發心,就是虛偽的發心。這種發心,當然不可能達到成佛的目標了。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這一段文字,是在說明發大心的行相。我們佛教主張四種無盡。第一種是虛空無盡,第二種是世界無盡,第三 種是眾生無盡,第四種是眾生的業無盡。這裏所講的眾生界,是指所有在六道裏輪迴的一切有情。眾生的範圍有了盡頭或有了邊際的時候,我的願也就盡了,而事實上眾生界是沒有邊際、沒有盡頭的時候,那麼我的願,也是沒有窮盡的時候。「菩提道成,我願方成」,菩提道就是覺悟的佛道。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證菩提果,成菩提道。所以我的願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成就呢?要等到我成佛了以後,才算成就。「如是發心,名之為大」,像這樣的發心,就叫發廣大心。為什麼發這樣的心,就叫發廣大心呢?因為我們行菩薩道,修學佛法,最主要的兩件大事:一、上求諸佛的大覺,而菩提道就是諸佛大覺之道;二、下度六道的眾生,所謂下化眾生。如果這兩件事都做圓滿了,我的願心也就圓滿了,我所修的大覺佛道也就圓成了。所以這種願心叫做廣大心啊!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