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句話是這篇序文的結語。我們應該知道,欲學佛修行,要學出世的如來乘(乘就是車子),必須先要具發菩薩願。在《法華經》中有一個譬喻說,我們如果要出三界,要了生死,佛教有四種車子可乘。第一種是羊車,是羊力能拉的車子,那比如是小乘聲聞所乘的車子。第二種是鹿力能拉的車子,是辟支佛乘所修的法門,也是種小車子。第三種是牛力能拉的車子,是權乘菩薩乘的車子。權乘菩薩不是究竟大乘。這種行者是乘比較大的牛車來出三界的。第四種是大白牛力能拉的車子,《法華經》上形容它為最好、最莊嚴、最快速、又最平穩的車子,要出三界、成佛果的修行人,才能乘這種如來乘的大白牛車。
所以省庵大師說,假如我們想修學如來乘的法門,必先具發菩薩四弘誓願。我們中國人所學的都是大乘法門,所修的也都是大乘法門。因為恐怕有人不曉得發這種大乘菩薩願,所以我們這一次來提倡,並且把省庵大師這篇妙文介紹給各位,希望每一位大菩薩都能把這種菩提願發起來。「不可緩也」,就是不能再拖延了。這篇文章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我剛剛講的這是序分當中的前段,後面的一段,留到晚上再繼續講吧!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云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
勸發菩提心文,講到這裏,已經向大家介紹了心、願為修行的中心。所謂發心可以做入道的重要門徑,立願乃是修行的急務。然而心要如何發呢?願要怎麼立呢?在這第二大段裏,就要詳細地來加以說明。
所謂心願要發起來、建立起來,有很多不同的差別行相。這許多不同的差別行相一定要指示出來,才能讓我們知道,它的種類有多少,功用有多大,然後才可以知所趨向。所以省庵大師接著上文說道:「今為大眾略而言之」,就是要簡單而大略地把發心立願的差別行相指示出來。正文說:「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上面說的這八種行相,可以把它分成邪與正、真與偽、大與小、偏與圓四對來說明。四對八句是發心立願的不同行相,下面就來解釋一下,然後什麼是邪和正,真與偽,大跟小,偏同圓,就明白了。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
這一段文字是在說明邪心的行相。這些話是指一般人說的。在這個世界上有這麼一類的修行人,看起來他也相當地認真,一向都在做著修行的工夫。不過他們修行的方法沒有經過知識的指點,沒有能夠得到正確的門徑。他們不知道參究自己的心性,只知道向外務去發展。因為佛法講一切唯心造,成佛是要靠我們這個心,做眾生也是由我們這個心。所以真正修行,首先要把我們的自心弄明白,才是正途。若不在自心上下功夫,而只是在外表上去做作,就不對了。這種做外務工作的人,目前在佛教界來說,實在是相當地多。就以我們臺北的信徒來說吧,他們一個月可以接到好多張的通知單,這裏也要做法會,那裏也要裝金塑像、起廟造塔,或是印經放生等等的活動。這些信徒,有些是很喜歡地在做,也有些會抱怨。喜歡做外務的人,他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就要來解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