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求利養,或好名聞」:上一句是偏重對出家人來說的。因為有些出家人,每天都在忙於應付一些經懺佛事或法會,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心性的證悟,可能是想多認識一些信徒,可以多化到一些緣,多得到一些利益、供養。或好名聞,是偏重於對在家人說的。有些在家人信佛以後,不思求師訪道,只知到處參加活動,作一些功德。其目的不是為了修布施行,而是在想讓大家知道,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大施主、大居士。這是兩種偏好追求外務的行相。一個真正修行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記得我的太師公智光老和尚常對他的弟子說,你儘管接到多少法會通知,但你不妨先衡量一下,是我應該去的才去,不應該去的就不要去,因為學佛不是在做應酬、交際。然而什麼地方應該去?又那裏不應該去呢?我的看法是,如果這個地方講經,如果這個道場是在宏法、修行辦道,有真善知識在主持、指導,我們應該去參加,因為參加了可以在那裏求到福德,求到智慧。印光大師是近代的高僧,他老人家告誡他的弟子說:「一個真正的修行人不要亂跑,常念生死、無常,阿彌陀佛聖號常常放在心上。一句佛號念好了,功德就很大了。」這是幾句非常重要的法語。日本的佛教比較有制度。他們的信徒,在那個寺裏歸依的,就到那一個寺裏去參拜,所以他們不會跑東跑西。我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制度。
「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這種情形大概是一般到寺廟裏燒香、拜佛的人說的。一般人到廟裏燒香、拜佛、做功德,大抵都是希望佛祖、菩薩保佑他的家庭幸福、平安,子女乖巧、聽話,身體健康,事業發達。這些都叫做現世的欲樂。如果他懂得做功德,將來可以得到好的果報,他就會把希望寄託於將來的善果報。這種做法並不是完全不對,只是與我們學佛的中心,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如是發心,名之為邪」:因為求現世欲樂,或為求未來果報,或為求名聞、利養,這些都與修學佛法的正因沒有發生關係,所以說,它是邪。這種發心是一種貪婪迷妄的邪曲心理,不是真正學佛的人應該有的心態和做法。
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另外一種人,他也發心學佛,但是他與剛才所說的那種人的心態是不一樣的,而且是剛好相反的,就是說他既然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圖欲樂、果報。那麼,他發心的目的是什麼呢?第一、他是為了了脫生死,因為我們眾生無始以來一念不覺,流浪在生死當中,這頭出,那頭沒,痛苦不堪。今天幸而聽到佛法,有了出苦的法門,很希望利用這一生的光陰,趕快修成功、出生死。不過,要真正地了脫生死,也有幾種差別。聲聞人的修行,主要就是為了了脫生死、出三界。但是他只是為自己了生死的自了漢。所以下面一句緊接著「為菩提」---為了要證得無上菩提果,所以才發心來修行。那是修學大乘佛教,它是要以菩提心為基礎的。我們的生死大事固然很重要,但是發起菩提心來,除了要解決個人的生死問題,還要解決一切眾生的生死大事。這樣發心才是大乘菩薩的精神。能夠念生死苦、發菩提心,能夠「如是發心」的話,那就「名之為正」發心。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真正發心學佛的人,要像這文上所說的去做。大乘菩薩就是要「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既然發了菩提心,就要真行菩薩道;既然立下了堅固志,就要填滿大願海。成佛這條道路雖然非常地遙遠,需經過三大阿僧劫,才抵達,但是已發心的行者,不會因為成佛的時間太長遠,而生起退怯之心。為什麼呢?因為佛道雖然長遠,但是今天我們有幸,夠走上了這條成佛之道,遲早總有到達目的地的一天。「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普賢行願品說:眾生無盡,眾生的煩惱也無盡。要度盡眾生,自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般人談到度眾生都很害怕,但發了菩提心的人是不會害怕的,因為眾生是我們成佛最重要的資本。在〈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裏面說:「……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沒有眾生,我們學佛的人就無佛可成,因為眾生是我們修福、修慧的對象。我們要有機會來為眾生服務,才能修到福德和智慧。有了這樣的瞭解,那麼眾生不管怎樣多,我們也不會對度眾生這個工作,生起厭惡、倦怠的心來了。
從前有一個故事說過,有一位老和尚,帶著一位剛出家的小沙彌,出去行化。走在路上,照規矩,小沙彌是要走在老和尚的後面,替老和尚拿東西、背包袱的。當時小沙彌拿著東西在路上走著,看見田裏耕田的牛,不但要喘大氣,而且還不時被主人鞭打,很辛苦。他一念慈悲心發起來了,心想:「眾生很苦。將來我要來度他們,使他們離開痛苦的畜生道,超生善趣!」那知,這位老和尚有他心通,知道小沙彌發了大悲心,馬上把小沙彌的包袱接過去,並且說:「小沙彌,你到我前面走,包袱給我來背!」小沙彌有些莫名其妙。但師父既然吩咐,就依教把東西交給師父,走到師父前面去。過一會兒,小沙彌看到很多的鳥都在田裏覓食。他心裏又想:「哇!那麼多的眾生,怎麼度得了啊!我看,還是趕快修我自己的心,早一點了脫生死算了!」那知,他這種心一發,老和尚又知道了,於是又對小沙彌說:「你把包袱拿去,到我後面走吧!」
這個故事說明了,發心度眾生的就是大乘菩薩,不發心度眾生的是小乘自了漢。菩薩才是值得人們尊敬的大士。我們修學大乘佛法,要發菩薩心、立菩提願,要有如登萬仞的高山,必窮其頂的精神。山不管怎麼高,我既發了心要登,就一定要爬上那個最高的山頂,才算達成我心願。又「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好像要爬上九層的寶塔,不要因為這塔很高就不爬了。一定要到達它的頂層,才算成功。「如是發心,名之為真」,一個發真心行菩薩道的人,就要具備這樣勇猛無畏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為佛道、為眾生來發心,這是真正的發心。古人說:「行者必至,為者必成」,確屬至理名言。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