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教是指示趨向正覺的藍圖,禪觀乃求取證悟佛果的方法。兩者原是相輔進行而不可偏發的。淺識者不察,往往衝突。講教者譏參禪人,為說大話的狂者;參禪人輕講教者,為鑽故紙的書蠹。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其實都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良以講教者如不能悟明心地,則循文數墨,成了依文解義的三世佛怨者而不自知;參禪人如不能通曉教理,則其悟假悟真,徹不徹底,亦無法驗其成果。因此,古德嘗喻教理如眼目,禪觀如雙足,相互依恃,安抵前程。一有偏廢,兩不得益,且遭錯失。華嚴五祖圭峰宗密大師有鑑及此,發大悲心,運無漏智,著禪源諸詮集都序一書,以調和此一不必要的衝突,亦以糾正此一嚴重的錯失。
圭峰宗密大師者,我國華嚴宗之傳人也。他接的是華嚴四祖清涼澄觀的法。他以華嚴圓融無礙、法界緣起的超特思想,來闡述禪與教的基本原理,從而融合之,使學者徹知禪教互相發明的重要性。他的此一立說,是有其超越時代的價值的。
我國近代最負盛名的哲學家方東美博士曾經說過:「華嚴宗是中國大乘佛法中,思想體系最篤實、最圓融的宗派。它代表了中國人智慧之高超與謙和。此宗派傳至五祖圭峰宗密(七八○-八四一)時,可說是它已發展到登峰造極狀態。」宗密大師一方面著禪源詮集都序,使華嚴宗義,與禪宗思想相接合,另方面著原人論,批判儒、道二家及佛家各宗派之思想,然後站在真心的立場,以統攝會通各家各宗要義。這是他的卓越之處。
本文的重點是放在經教與禪悟融合不二方面來著論的,依宗密大師的主張,循其十大理由,以證教禪應該是一致的。茲分述於後:
一、師有本末,憑本印末
宗密大師云:「謂諸宗始祖,即是釋迦。經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口,必不相違。諸祖相承,根本是佛親付。菩薩造論,始末唯弘佛經。……今時弟子,彼此迷源。修禪者以經論為別宗,講說者以禪門為別法。聞談因果修證,便推屬經論之家,不知修證正是禪門之本事。聞說即心即佛,便推屬胸襟之禪,不知心佛相即,正是經論之本意。今若不以權實之經論,對配深淺禪宗,焉得以教照心,以心解教?」(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由此可知,經教與禪悟都出於佛陀。經教是佛所說的法,其目的在於啟人實證與體悟,而禪宗所述之句偈,只作為標月之指的方便法門,旨在令眾生識達心源。因此,兩者實是相輔相成,互不相違。
二、禪有諸宗,互相違反
禪宗在當時有其三個主要派別:
(一)息妄修心宗: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南侁(資州智侁〔智詵〕六○九-七○二)、北秀(玉泉神秀六○八-七○六)、保唐(無住七一四-七四四)、四閬、宣什,及稠那、天臺(佛窟惟則七四六-八三○)等。其宗旨即謂眾生雖本具佛性,但被無始無明所覆而不能見佛,故應時時拂式煩惱,遠離憒鬧,住閑靜處,調息調身,心注一境,漸漸忘息真顯,才能見性。如北宗禪及天臺止觀等,即屬於此宗派。
(二)泯絕無寄宗:如石頭(希遷七○○-七九○)、牛頭(法融五九四-六五七)系統等是。其旨謂凡聖等法,皆如夢幻,都無所有而性自空寂。在平等法界中,佛及眾生,皆是假名,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故應如此了達本來無事,心無所寄,方免顛倒,無住生心,始名解脫。
(三)直顯心性宗:如洪州(百丈懷海七二○-八一四)宗及荷澤(神會六八二-七一三)宗。其宗旨為一切行為、言語,皆是真性全體的表現,依真性而立。華嚴經所謂「普賢身相如虛空,依真而住非國土」,即是此義。但因對此真性之把握不同,可分為洪州宗與荷澤宗。前者認為,吾人能語言、能動作,是源於本來的佛性而發出。只要了透本具自然之佛性,任運自在,即可解脫,不必造作起心修道,徒增煩惱。而後者則認為,妄念本寂,塵境本空,靈知不昧,而此空寂之知,即是汝之真性。心本自知,並不是藉緣而生,亦非依境而起。一切以無念為宗,證得無念知見。如此能斷除罪業,進而增益悲智與功行。
宗密認為,禪宗之三宗,可與華嚴之三教,相互印證,而會通為一。列表配對如下:
一藏經論(三教) 禪(三宗)
1.密意依性說相教(將識破境教)-息妄修心宗
2.密意破相顯性教-泯絕無寄宗
3.顯示真心即性教-直顯心性宗
(一)密意依性說相教(將識破境教):宗密大師說:「眾生無始以來,法爾有八種識。於中第八藏識為其根本,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各能變現自分所緣。此八識外,都無實法。」(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三)接著,他指出此教與禪門息妄修心宗是相通的:「此教與禪門息妄修心宗而相扶會,以知外境皆空,故不修外境事相,唯息妄修心也。息妄者,息我法之妄執;修心者,修唯識之真心,故同唯識之教。」(同上卷二)因此,此教可說是一種大乘法相教(唯識法相宗)的唯識哲學。
(二)密意破相顯性教:宗密大師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故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無十八界,無十二因緣,無四諦,無智,亦無得,無業,無報,無修,無證,生死、涅槃,平等如幻,但以不住一切,無執,無著,而為道行。諸部般若千餘卷經,及中百(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三論、廣百論等,皆說此也。此教與禪門泯絕無寄宗全同。」(同上卷二)此教認為,一切皆空,可說是一種中觀哲學思想,而與禪門泯絕無寄宗是的確相通的。
(三)顯示真心即性教:此教主張一切眾生,皆有空寂真心。華嚴十迴向品云:「真如照明為性。」華嚴出現品云:「佛子,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即得現前。」此教可說是一乘顯性教,與禪宗的直顯心性宗是一致的。
三、經如繩墨,楷定邪正
墨子曰:「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雖至士之為將相者,皆有法;雖至百工從事者,亦皆有法。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直以繩,正以懸,平以水。無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雖不能中,故依以從事,猶逾己。故百工從事,皆有法所度。」(孫詒讓編著「墨子閒話」,法儀篇)宗密大師亦云:「繩墨非巧,工巧者必以繩墨為憑;經論非禪,傳禪者必以經論為準。中下根者,但可依師,師自觀根,隨分指授;上根之輩,悟須圓通,未究佛言,何同佛見。」(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吾人行事要有標準(法儀),作為衡量是非的準則。因此,判定禪的邪正標準在於經論,其意既深且明矣!
四、經有權實,順依了義
吾人對於經的權實,應依佛意。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云:「佛教萬代依憑,理須委示,師訓在即時度脫,意使玄通。玄通必在妄言,故言下不留其跡。跡於意地,理現於心源。即信、解、修、證,不為而自然成就;經、律、疏、論,不習而自然冥通。」同理,禪家句偈,莫非布於把握佛意,以自證悟。如:「有問修道,即答以無修;有問成佛之路,即云,本無凡夫。」可以會矣。
五、量有三種,勘契須同
宗密大師云:「西域諸賢聖所解法義,皆以三量為定:一、比量,二、現量,三、佛言量。量者,如度量升斗,量物知定也。比量者,以因由譬喻比度也。如遠見煙,必知有火,雖不見火,亦非虛妄。現量者,親自現見,不假推度,自然定也。佛言量者,以諸經為定也。勘契須同者,若但憑佛語,不自比度證悟自心者,只信是泛,於己未益。若但取現量,自見為定,不勘佛語,焉知邪正?外道六師親見所執之理,修之,亦得功用,自謂為正,豈知是邪?若但比量,既無聖教及自所見,約何比度?比度何法?故須三量勘同,方為決定。禪定已多有現、比二量,今更以經論印之,則三量備矣。」(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所謂現量,是一種直覺之知;比量是推理之知;佛言量是佛陀體悟之悟,以佛經論為主。勘察佛教的法義,以此三量為準則。因此,由此三量來看,不可勿視經論之重要性。
六、疑有多般,須具通決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云:「凡修禪者須依經論,引取上界禪定,而於此界修習。修習成者,皆是彼禪,諸教具明,無出此者。如何離此,別說禪門?既不依經,即是邪道!」因此修禪的宗旨,不可違背經論之要意。
七、法義不同,善須辦識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云:「凡欲明解諸法性相,先須辨得法義。依法解義,義即分明;以義詮法,法即顯著。如金隨工匠等緣,作鐶、釧、鋺、盞,種種器物,金性必不變為銅鐵。金即是法,不變隨緣是義,……以喻一藏經論義理,只是說心。心即是法,一切是義。故經云:『無量義者從一法生』。此心隨迷悟緣,成垢、淨、凡、聖、煩惱、菩提、有漏、無漏等,亦只說此心垢淨等時,元來不變,常自寂滅,真實如如等。……今時禪者多不識義,故但呼心為禪。講者多不識法,故但約名說義,隨名生執,難可會通。」在佛學中,法與義是一體的兩面,如起信論以心真如(法)是體,心生滅(義)是相用,良以「心就是法,一切就是義」,兩者是相輔相成,一而二,二而一的。而「教」與「禪」兩者,都是闡述「法」與「義」的問題,自不可偏袒於某一方。
八、心通性相,名同義別
宗密大師認為,「心」之一字,具有四義:(一)肉團心:梵語紇利陀耶,如吾人身中之五臟心;(二)緣慮心:指八識而言,俱能緣慮自分境界;(三)集起心:只指第八藏識而言,梵語質多耶,此云集起──積集種子,生起現行;(四)真實心:梵語乾栗陀耶,此云堅實心,就是真心或真如。前三者是屬於相,其中第三者為一種離垢清淨,而不是純然的自性清淨,後一者(真實心)是性,也是一種自性清淨。因此,前三者是由於污塵染心而起的;如一旦破迷顯悟,轉識成智,則自性照如鏡,虛靈不昧。
九、悟修頓漸,言似違反
六祖慧能大師云:「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種,見有遲疾。何名頓漸?法無頓漸,人有利鈍,故名頓漸。」(六祖壇經頓漸品第八)宗密大師亦云:「法無頓漸,頓漸在機者。誠者此理,固不在言,本只論機。」(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因此,頓漸兩者,並不矛盾,而只是視機(人的根機不同)而定。
十、師授方便,須識藥病
諺語云:「藥無優劣,對症者良。」亦可曰:「法無頓漸,對機者良。」根器上者,頓門接引之;根器下者,漸門接引之。這是師資傳授的一種權宜之計。真正的禪,應該是頓漸互為發明。
總之,佛性是諸佛萬德之源,亦為禪門之源。華嚴大經一再明示:「菩薩於大方廣佛一真法界,敷演萬行因華,以嚴本性,令成一乘佛果。」宗密大師,他剴切地指示我們:「禪,佛心也;教,佛口也。豈有心、口自相矛盾者乎?」(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因為佛法是特重解行相應的,所以教禪合一的主張,是不容置疑的。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