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這一會,清涼國師將之定名為「舉果勸樂生信分」,舉出佛的種種莊嚴果報,令我們生起羨慕心、好樂心,
因此叫「舉果勸樂」。有了羨慕心、好樂心以後,要進一步去實行。然而在修行以前,得先有信心才行,故曰「勸樂生信」。令生信之法,即是介紹佛的依正莊嚴,令知實實在在有這回事,不是空頭支票,不必懷疑。這是由等覺位普賢菩薩所說出,是值得我們所信賴的。
第二會也有六品經文,由文殊師利菩薩在普光明殿說出。這六品經文分別是:一、如來名號品,二、四聖諦品,三、光明覺品,四、菩薩問明品,五、淨行品,六、賢首品。前面第一會已介紹佛的依正莊嚴,令信心生起,然單有信心,還是不夠,必得對佛所說瞭解才行。從瞭解認識佛法以後,我們才知道,該如何去進修。所以此會一開始便先說如來名號品,讓我們認識如來,繼而說四聖諦品,以便我等對世、出世間的種種因果現象,更進一步瞭解。再進而正說佛法內容,便是光明覺品。以上這三品所說,也是屬於如來正報。再接著則是從認識而起修,因說菩薩問明品、淨行品及賢首品。這三品所修是為十信位。本會從第十二卷至第十五卷共有四卷經。這十信位在圓教裏邊,嚴格說來,還是在凡夫位次,因這祗是建立信心的階段而已。必得十信修滿,進入初住以後,才算得上是入了賢位。
說起這信心,似乎我們人人都有。你一定會說:「我有信心啊!我信佛教,我是佛教徒,來參加法會、誦經、拜佛。我會念佛,這不是有信心嗎?」的確,要信佛,以乎很簡單,然要信仰堅定不移,可就不易,這得下深功夫。這裏說,修信心,得經過十個位次的歷鍊。看看這三品經,便可知其內容。這第二會乃是由初步瞭解佛法,進而生信心。經上說,要堅固信心,得經過十千劫。可見,修信心,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華嚴經偈曰:「假如熱火輪,於汝頂上旋,終不為此苦,退失菩提心。」如果你具備了這條件,為了向道,為了學佛,縱使是用燒熱的鐵輪,安在頭頂上旋轉,威脅你不要信佛,也不為所動,寧可喪失生命,也不退失菩提心,那種信心就可謂堅固了,進而能安住於佛法之中。所以到了第三會,便正說十住法門。從這第二會生信、瞭解、進修,一直到第七會,這中間經歷了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五十二個階位,是為「修因契果生解分」。
第三會的內容即是修十住法門。「住」有依佛法而住,或安住於佛法中的意思。行者到信心堅固,絕對不動搖,故曰住。此會亦有六品經──一、升須彌山頂品,二、須彌頂上偈讚品,三、十住品,四、梵行品,五、初發心功德品,六、明法品──共三卷經文。以法慧菩薩為會主,在忉利天宮所說。此中十住品正說十住法。以一乘教來說,十住位是賢位的初步,可見華嚴圓教一登初住,就見真理,能分身百世界作佛度眾生。所以不可小看這初住菩薩。這位子在華嚴經屬初發心位,乃賢位的起步,經中特以一品經文解說。行者到此發心住,功德已大,故曰:「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此即華嚴法門的特色,為本經「因賅果海,果徹因源,因果同時」最高理論之所在。發心的時候,就是成佛的時候。此中道理,各位宜採體會。
本會於須彌山頂說十住法,此中還有一個問題:我們唱讚時說毘盧遮那如來在菩提場不動而昇。既然毘盧遮那如來坐在菩提場而未動,如何須彌山頂三十三天的天眾,竟為如來佈置了一個莊嚴的講堂,及種種嚴飾的菩提法座,請如來說華嚴經,且天眾也確實見到毘盧遮那如來,於忉利天宮升座說法呢?要瞭解這問題,首先得明白一原理,即毘盧遮那如來乃法身佛。法身是遍滿一切法界的。我們天天所唱的讚偈:「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恆處此菩提座。」也就是這問題的注釋了。當然這道理很深,雖然天天唱,也不見得就能契入。現在這第三會既然有些問題,我們就得設法弄懂它。要明白這道理,可由「事」與「理」兩方面下手。華嚴經講四種法界:
第一、事法界:也就是現象界。目前所看到每一樣事物,星羅棋布,這是人,那是天,此是房子,那是馬路,又是山,又是水等等,種種景色不同,都屬事法界,亦即每一事物都有其分位,都有他的存在。
第二、理法界:華嚴經上說,事是依理而成的,無理,不能成事。成事之理為「法性理」。此性在諸法曰「法性」,在有情曰「佛性」。眾生都可成佛,就因其具有佛性,而一切諸法之所以能夠建立,在其有法性。因說佛性、法性,乃就理而說。事各有分齊,有大有小。大的事物住大位,小的事物佔小位。各個存在,彼此界限清楚。理則圓融,一切事物上均可見理,一切事物都依理性存在。這一點,應先明白事和理兩種道理,再進一步混融無礙,然後才能通達事事無礙的華嚴最高境界。
第三、理事無礙法界:理與事要如何才能混融無礙?上來說過,事事皆仗理而成。事雖有形,而理屬無形。故要見事容易──眼見耳聞,身觸手摸,隨時可得。見理則難。欲得之,仍須由事相上體會,所謂「理因事顯,事攬理成」。達乎此,方許入此理事無礙境界。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